|
《艮》:艮其背,不获其身,行其庭,不见其人,无咎。艮,从彖辞就知道有背、身、庭、止(行之反)义,所以是彖象。无咎,吉凶祸福之彖。但很难从中获得确切的意思。《象》曰:兼山,艮。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视为补充解释极好。 初六,艮其趾,无咎。利永贞。初六,阳位而阴。阴而无应,利永贞。艮为止,为身;初六为趾(不动,虚趾)。闲居以修身。 六二,艮其腓,不拯其随,其心不快。六二,正位,欲有所为,但为初六牵九三阻,心情不好。腓,俗称腿肚子。不拯(正)其随(随初六为止随九三为动),摇摆不定;其心(二四为坎)不快(艮止坎陷),颇费思量。 九三,艮其限,列其夤,厉,熏心。九三,正位。到了当止而行的时候,但欲动而不能,情况糟糕,火烧火燎。限,艮之终震之初;列(裂,上下之交动止相背)其夤(连接,上下身之接,身与心之接);熏心(蒸,初九变下卦为离火,二四为坎水),处坎中又承上启下,煎熬之象,可以寓意为修身的转折点。 六四,艮其身,无咎。六四,正位。上艮之初,由初六艮其趾到艮其身,化他律为自律,修身有成。 六五,艮其辅,言有序,悔亡。六五,阳位而阴,中而不正。不知言,无以立,所以修辞。辅,口舌耳目,辅于身心者;言(坎)有序(当言则言,当默则默)。 上九,敦艮,吉。上九,阴位而阳。动而能止,身正心安,让人高山仰止。敦,复,重。再来解释彖辞:艮其背,不获其身,即艮其趾不出门,不与人打交道,反身修省之意;行其庭,不见其人,即使登堂入室也难望其项背,德凝致道之意。 |
|